温知意推开公司玻璃门的瞬间,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前台的小张看到她,眼神闪烁了一下,迅速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电梯里遇到的几个业务部同事交头接耳,见她进来立刻噤声,脸上却挂着掩不住的笑意。更奇怪的是,当她走向自己办公室所在的走廊时,发现那里堆放着几个还没拆封的办公桌椅。
这是要增加工位?温知意皱眉,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转过拐角,她猛地停住脚步——两个行政部的员工正在她办公室隔壁的空位上安装一套崭新的办公桌椅。那位置离她的办公室门只有三步之遥,是整个楼层最靠近她的工位。
温部长早!行政部的小李看到她,脸上露出一个过分热情的笑容,我们在给新同事安排位置。
温知意正想询问详情,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姐姐,早上好!今天起我们就是邻居了。
她转身,看到纪瑾川倚在墙边,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白T牛仔裤搭配大衣,看上去倒是十分清爽,袖口挽到手肘处,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你的工位在这里?温知意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贝。
纪瑾川嘴角微扬:这不是咱们昨天在生产区决定的呀,所以我昨晚和刘伯伯打电话说了这事,刘总答应的很爽快说我坐在你身边的位置更方便学习。他走近几步,将手中的咖啡递给她,加奶不加糖,我记得你喜欢这样喝。
温知意没有接,只是盯着那杯咖啡:我不记得告诉过你我的咖啡偏好。
昨天在食堂,你倒牛奶时倒了三次。纪瑾川眨眨眼:观察力是商业分析师的基本功。
哇哦——一个夸张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苏林夕不知何时出现在走廊里,手里抱着一叠文件,脸上挂着促狭的笑容,看来我错过了什么精彩剧情?温部长和纪少爷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温知意的耳根瞬间发热:林夕,别胡说。
我可没胡说。苏林夕走近,用手肘轻轻撞了下温知意,全公司都在传呢,昨天纪少爷英雄救美,帮我们温部长解决了生产线上的麻烦。
只是正常的危机处理,那也不是我们业务部的事,碰巧而已。温知意板起脸,试图维持专业形象,却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往这边张望。
纪瑾川倒是泰然自若:苏姐姐早。作为新人,我很期待向你学习。
嘴真甜。苏林夕笑道,随即转向正在安装桌椅的行政人员,不过这个位置可是抢手货,多少人都想坐在咱们知意旁边取经呢。新来的就直接安排在这,不太合适吧?
她话音刚落,业务二部的几个资深员工也凑了过来。
就是,我申请调换位置三次了都没批。业务经理张成半开玩笑地说。
按资历也该是我们先选位置吧?策划组的李敏也加入讨论。
除非有什么特殊关系…有人小声嘀咕,引来一阵轻笑。
温知意感到一阵头疼。这种办公室八卦一旦传开,没半个月消停不了。她正准备开口制止,纪瑾川却先一步说话了。
各位说得对,靠实力说话才公平。他将咖啡放在温知意的办公桌上,转身面对众人,不如这样,我们比试一下业务能力,谁赢了谁坐这个位置,如何?
办公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温知意惊讶地看着纪瑾川,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
比什么?张成来了兴趣。
业务部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我们就比什么。纪瑾川从容不迫,案例分析、策略制定、数据解读,都可以。
苏林夕眼睛一亮:有意思!我来当裁判。她看向温知意,温部长没意见吧?
温知意深吸一口气。理智告诉她应该制止这场闹剧,但内心深处又对纪瑾川的提议感到好奇——这个富二代是真有本事,还是只是虚张声势?
别影响正常工作。她最终说道,算是默许。
消息像野火般传遍整个部门。不到半小时,会议室里就挤满了前来观战的业务部员工。温知意坐在裁判席旁,看着纪瑾川和其他五位竞争者各自就座。
苏林夕站在投影幕前,清了清嗓子:第一轮,案例分析。这是去年我们与科瑞科技的合作项目资料,请各位在十分钟内找出策略中的三个致命缺陷。
文件分发下去,会议室里只剩下翻页声和写字声。温知意注意到纪瑾川快速浏览了一遍材料,然后开始在纸上写下要点,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得与平日玩世不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时间到,苏林夕收上答卷,与温知意一起查看。大多数人都找出了明显的两个问题:定价策略失误和渠道选择不当。只有纪瑾川和张成指出了第三个关键问题——目标客户画像偏差。
纪少爷,能详细解释一下吗?苏林夕问道。
纪瑾川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资料第7页显示,科瑞的产品主要解决的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痛点,但贵公司的营销策略却针对大型国企。他调出一张数据图,这是行业报告,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采购决策流程、预算分配和需求痛点上存在本质区别。策略偏差导致转化率低于预期15%。
温知意微微睁大眼睛。这份行业报告是她上周才拿到的最新数据,纪瑾川竟然已经研究过了。
第二轮是即时策略制定。苏林夕给出了一个虚拟产品上市场景,要求参赛者在有限预算内制定推广方案。纪瑾川的方案不仅考虑了传统渠道,还提出了创新的社交媒体裂变营销思路,数据测算详实可行。
第三轮数据解读环节,他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分析能力,从一堆杂乱的市场调研数据中迅速提炼出关键洞察,连温知意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见解独到。
三轮比试结束,结果毫无悬念。
获胜者是——纪瑾川先生!苏林夕宣布道,会议室里响起掌声。张成等人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也承认纪瑾川确实有真才实学。
承让。纪瑾川向其他参赛者点头致意,随后看向温知意,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用口型说道,看来我有资格做姐姐的邻居了。
温知意避开他的视线,起身整理文件:会议结束,大家回去工作吧。
人群散去后,苏林夕凑到温知意身边:哈佛商学院的高材生果然名不虚传。知意,这个人不简单。
不过是些理论知识罢了。温知意故作冷淡,却无法否认纪瑾川今天的表现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得了吧!苏林夕压低声音,我看到你在他分析数据时点头了。承认你对他刮目相看有那么难吗?
温知意没有回答,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路过纪瑾川的新工位时,她发现他已经开始布置——桌上除了笔记本电脑和文件架,还摆了一个小小的多肉植物,在严肃的办公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新。
整个上午,温知意都刻意避免看向办公室外。她埋首于季度市场报告的修改中,直到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进。
门开了,纪瑾川端着一杯水走进来:姐姐,需要我给你添点水吗?
温知意抬头,发现自己的水杯确实快见底了。她接过水杯,指尖不小心碰到纪瑾川的手,一阵微妙的触电感让她迅速缩回手。
谢谢,不过这种事不需要你亲自做。她努力保持专业口吻。
纪瑾川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站在她桌前,目光落在墙上的市场趋势图上:第三季度的增长预测很保守啊。
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合理预估。温知意简短回答。
但如果加入跨境电商渠道,至少能提升3个百分点。纪瑾川指着图表上的一处,东南亚市场对这类产品需求正在上升。
温知意挑眉:你研究过我们的产品线?
昨晚熬夜看了公司过去三年的年报和市场策略。纪瑾川耸耸肩,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既然要在这里工作,总得做足功课。
温知意心中一动。她原以为纪瑾川只是来体验生活的富二代,没想到他如此认真。
有见解可以写在报告里提交。她最终说道,低头继续看文件,暗示谈话结束。
纪瑾川却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坐下:其实我是来汇报的。刘总让我参与新产品的市场调研,我有些想法想跟你讨论。
接下来的半小时,纪瑾川展示了他对新产品定位的分析。温知意不得不承认,他的见解确实有价值,甚至指出了她团队忽略的几个潜在市场。
……所以我认为应该将目标人群年龄下调5岁,主打‘轻商务’概念。纪瑾川总结道,眼睛在阐述专业观点时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与平日玩世不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温知意点点头:思路不错,可以进一步完善后在下周例会上提出来。
那作为奖励,纪瑾川突然凑近,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姐姐,能否赏脸共进晚餐?就当是给新同事一点指导。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温知意能闻到纪瑾川身上淡淡的古龙水香气,混合着一丝咖啡的苦涩。他的眼睛在近距离看更加深邃,睫毛投下的阴影让眼神显得格外专注。
这是工作场合。温知意向后靠了靠,拉开距离,而且我不认为同事之间需要这种‘指导’。
纯粹的专业交流。纪瑾川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却依然笑着,我知道一家很不错的法餐厅,他们的红酒炖牛肉堪称一绝。
我对法餐不感兴趣。
日料?听说你喜欢新鲜的海胆。
温知意皱眉:谁告诉你的?
苏姐姐。纪瑾川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孩子,她说你每次团建都选日料店。
温知意在心里记了苏林夕一笔。正当她思考如何拒绝时,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
知意,三点的会议——哦,抱歉,我是不是打扰到什么了?苏林夕站在门口,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嘴角挂着促狭的笑。
没有。温知意迅速站起身,我们谈完了。纪瑾川,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现在请回去工作吧。
纪瑾川优雅地起身,临走时却俯身在温知意耳边低语:邀请长期有效,随时欢迎。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让她瞬间绷直了背脊。
门关上后,苏林夕立刻凑上来:什么情况?他约你?
工作讨论而已。温知意强装镇定,整理桌上其实已经很整齐的文件。
得了吧,我认识你十年了,你耳朵红成这样肯定有问题。苏林夕坏笑,所以,哈佛高材生、纪氏太子爷、业务能力一流,还对你穷追不舍,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温知意抬头,透过玻璃墙看向外面,纪瑾川已经回到工位,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侧脸线条在午后窗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分明。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他突然转头,对上她的视线,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温知意迅速低头:问题就在这儿,她轻声说,他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而且他比我小了七岁。
苏林夕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纪瑾川,若有所思:我觉得年龄不是问题,也许这次,你可以试着相信一次自己的眼光?
温知意没有回答。但她出门开会经过纪瑾川的工位时,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那家日料店,她轻声说,眼睛看着前方,需要提前预约吗?
纪瑾川的笑容在脸上缓缓绽放,像是阳光穿透云层:只要你愿意,随时有位子。
温知意点点头,快步走向电梯,没有回头看他胜利的表情。但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个小小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