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驾到!皇宫,宣政殿内,文武百官早已经恭候多时。伴随着太监尖锐的通报声。所有大臣都纷纷弯腰行礼,唯有一人老神在在站在百官之首,毫无半点行礼的意思。众卿免礼。李长寿在曹公公的引领下,坐在了龙椅上。一眼扫去,最显著的就是站在那边的当朝宰辅长孙忌。这老匹夫身为臣子,见了皇帝不光不行礼。反而冷着脸怒哼发难。陛下今日迟到了半个时辰!身为臣子,当场质问帝王,放眼古今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然而,在场的文武百官竟然无一人站出来呵斥。也没人替皇帝辩解,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整个朝堂,俨然就是当朝宰辅长孙忌的一言堂。朕昨夜……李长寿本想为自己狡辩两句。谁想到长孙忌直接打断,然后冷冷的朝着文武百官开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以臣子身份做帝王之事,长孙忌在朝堂的权势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老匹夫!李长寿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长孙忌在朝堂的权势到底有多夸张。但真正亲眼见到,仍旧是让他背后发寒。臣有事起奏!只见文武百官中有人走了出来,李长寿当然不认得是何人。曹公公则是传言入耳,陛下,此人是吏部尚书,袁召。袁爱卿有何事要奏?李长寿连忙摆出帝王的威严,然而仔细一看,却发现吏部尚书袁召根本就没搭理他。而是朝着长孙忌拱手,下官掌管吏部,原吏部侍郎贪赃枉法已经被捕下狱。希望丞相大人早日决定新的人选,胜任吏部侍郎一职。好家伙!李长寿忍不住就要来一句好家伙!这些文武百官,是真的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完全把他当成傀儡看待啊。吏部乃是朝堂尚书省六部之一,老夫身为尚书令的确责无旁贷。长孙忌捋着胡须,老神在在丝毫没有觉得自己代替帝王行使权力有什么不妥。正好,本相记得去年新科探花学识过人,就让他去吏部任职吧!三言两语,就随意决定朝廷四品大臣的任免!如此情形看的李长寿眼皮子猛跳。这何止是权臣,简直就是太上皇!丞相英明!吏部尚书袁召陪着笑脸,一看就知道是丞相党羽。陛下,您看老臣如此安排有无问题?长孙忌象征性的抬头问了一声,哪里是询问,分明就是催促李长寿照着他的意思去下旨。那就一切按照相父的意思。来人啊,传朕旨意!李长寿心中虽然恼怒,但也知道面对权倾朝野的长孙忌,还不是和他撕破脸的时候。心中也已经有了计划。宣……这个去年新科探花是何人?在场文武百官都露出了一抹轻蔑,但吏部尚书袁召立刻出声,禀陛下,去年新科探花是长孙旭,乃是名门望族出身,学识才华名满天下!长孙旭?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和长孙氏脱不开关系!果不其然。长孙忌笑着捋着胡须,陛下,探花郎算起来,是老臣的远房侄儿。潜台词,就是告诉李长寿这个人是他长孙忌的子孙!入朝为官更是板上钉钉,谁也不要和他长孙家抢这个吏部侍郎位置。原来是相父的侄儿,那定然是天下少有的才子。陛下英明!长孙忌带头,一群文武大臣纷纷附和起来。众爱卿,今日朕要宣布两件事。李长寿忍着长孙忌在朝堂嚣张跋扈,就是要让这老匹夫膨胀发飘。此刻当着群臣的面,清了清嗓子。直接开口宣旨,内务府总管曹正,救驾有功!即日起传朕旨意,封曹正为御林军统领!同时,朕念丞相多年来辅佐朕处理朝政劳苦功劳,功在千秋!封丞相长孙忌为晋王!此言一出,整个宣政殿内鸦雀无声。长孙忌更是一改刚刚老神在在的模样,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至于其他文武百官,更是一个个表情各有不同。曹公公也是瞪大眼珠子,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落到他头上。李长寿嘴角含笑,此刻谁敢反对那就是和长孙忌作对!他就要借着长孙忌的野心,来推自己身边的人上位!